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舉辦201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的通知》(教職成廳函〔2018〕45號)和《福建省教育廳關于舉辦“網龍杯”2018年福建省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的通知》(閩教職成〔2018〕7號)精神,從2018年起將原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調整為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納入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賽事體系。為落實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推動信息化教學應用的常態化,提高職業學校教師教學能力和信息素養 ,促進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同時啟動我市參加2019年全省、全國教師教學能力比賽的組織選拔工作,經研究決定,舉辦2019年福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競賽名稱
2019年福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
二、主辦單位
福州市教育局
三、比賽時間和地點
1.比賽時間:參賽作品報送截止日為2019年3月16日。
2.比賽地點:福州市職業教育實訓中心。
四、比賽項目
1.教學設計比賽
本次教學設計比賽按照專業學科不同,分設以下4個組別。
(1)教學設計1組:語文、德育、體育與健康教育、公共藝術、歷史、地理、生物;
(2)教學設計2組:數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物理、化學;
(3)教學設計3組:信息技術類、土木水利類、加工制造類、能源與新能源類、資源環境類、石油化工類、交通運輸類;
(4)教學設計4組:教育類、醫藥衛生類、農林牧漁類、輕紡食品類、休閑保健類、財經商貿類、旅游服務類、文化藝術類、司法服務類、公共管理與服務類。
具體專業分類請參閱附件6“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分類參考目錄”。“選手報名表”和“匯總表”中的“專業”務必填寫專業目錄中的大類專業名稱。
2. 課堂教學比賽
本次課堂教學比賽按照專業學科不同,分設以下2個組別。
(1)課堂教學1組:公共基礎課程(含語文、數學、英語、德育、體育與健康教育、計算機應用基礎、歷史、地理、生物、公共藝術、物理、化學)
(2)課堂教學2組:除上述公共基礎課程之外的專業課程。
五、賽項要求
總體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要求,遵循職業教育教學規律,適應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生態,建設滿足項目式、模塊化教學需要的教學團隊,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建”,以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信息素養為核心,促進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展現師德高尚、技藝精湛的新時代職業院校教師風采。
1.教學設計比賽。
(1)重點考察教師針對一個教學任務或教學單元完成教學設計的能力。落實教學標準,對接職業標準(規范),基于準確的學情分析和人才培養需要選取教學內容,科學確定教學目標,系統優化教學過程,合理運用技術、方法和資源等組織、實施教學,完成教學任務,進行教學考核與評價,做出教學反思與診改。
(2)所選教學內容須符合參賽組別要求,教學設計已應用于實際教學(含實訓場所、網絡環境等)。參賽作品應是參賽教師原創,教學應用效果突出,沒有知識產權異議和糾紛。
(3)以個人或教學團隊的名義報名。若以教學團隊名義報名,團隊成員須為同一職業院校在職教師,成員不超過3人,主講教師為第一完成人。
2.課堂教學比賽。
(1)重點考察教師針對一節課能完成的教學任務或知識點(技能點)實施課堂教學,達成教學目標的能力。依據教學設計實施教學,注重教學的實效性,突出教學重難點的解決方法,選擇恰當的組織形式和教學資源,拓展教學時空;實現師生、生生的全面良性互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實效性,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關注教與學全過程的信息采集,并根據反映出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所選的教學內容應獨立、完整,符合參賽組別要求。
(2)參賽教師可自行選取或制作教學資源進行教學設計和實際教學,但所選教學資源應保證無知識產權異議和糾紛。
(3)以個人或教學團隊的名義報名。若以教學團隊名義報名,團隊成員須為同一職業院校在職教師,成員不超過3人,主講教師為第一完成人。
六、比賽內容
1.參賽內容為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的,應依據教育部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教職成〔2014〕14號)和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教學大綱(教職成〔2008〕7號)的有關要求進行設計和制作。
2.參賽內容為中等職業學校其他公共基礎課程和大類專業基礎課程的,應依據教育部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大綱(教職成〔2009〕3號)或大類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大綱(教職成〔2009〕8號)的教學要求進行設計和制作。
3.參賽內容為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的,應依據教育部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的教學要求進行設計和制作。
4.所有參賽作品教學內容應與相關課程實際教學中使用的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內容對應。
七、比賽方式
1.教學設計比賽。
此項目采取網絡評選的方式進行。參賽團隊于賽前完成教學設計,并錄制不超過10分鐘的視頻,由主講教師講解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效果(不加片頭片尾)。將所有上報材料刻錄成光盤,其中不得體現參賽者任何個人信息。由專家對上報材料和錄像視頻進行網絡評選后決定競賽成績。
2.課堂教學比賽。
本賽項采取網絡評選的方式進行。主講教師根據提交的教案實施課堂教學,錄制課堂教學實錄視頻,實際教學時長嚴格控制在 35-45 分鐘。視頻須用單機方式全程連續錄制主講人教學實況,清晰反映師生課堂教學情況,不允許另行剪輯,不加片頭片尾、字幕注解等。將所有上報材料刻錄成光盤,其中不得體現參賽者任何個人信息。由專家對上報材料和錄像視頻進行網絡評選后決定競賽成績。
八、獎項設置
每個競賽項目按參賽作品數量分別設獎,一等獎占參賽總數的10%,二等獎占參賽總數的20%,三等獎占參賽總數的30%。其中“教學設計比賽項目”分為4個組,“課堂教學比賽項目” 分為2個組,當各組作品數量分別大于20件時,將分別評獎,否則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并評獎。
九、參賽辦法及報名要求
1.教學設計比賽項目,每個組別要求各校相關專業(學科)至少報送1件以上作品;課堂教學比賽項目,要求每校至少報送4件以上作品;6個名師工作室必須報送以上兩個項目至少各1件作品。但每所學校或名師工作室在同一個比賽項目中所報送的相同學科或專業的參賽作品件數不得超過兩件,如:同一賽項,同一學校不可報送三件數學學科的作品參賽。
2.參賽教師應是我市中職學校專任教師,性別、年齡不限。同一個教師可參加不同兩個賽項的比賽,但每個賽項限報一件作品。
3.已參加過往屆我市信息化教學大賽并獲得一、二等獎的作品原則上不參加2019年比賽,參賽教師必須重新選取參賽內容。
4、參賽教師可選用國賽組委會免費提供的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相關教學資源進行教學設計和實際教學,相關資源可從大賽教學資源支持平臺(智慧職教、愛課程網)獲取,或登錄大賽官方網站有關鏈接。
5.參賽作品應為原創,資料引用應注明出處。作品如引起知識產權異議和糾紛,其責任由參賽者承擔。經參賽者同意,我市將統一組織對大賽成果的公益性共享。
6.比賽采取匿名方式進行,禁止參賽教師進行省市、學校和個人情況介紹。經核實,故意透露相關信息的,取消其參賽資格。
7.參賽軟件應在Windows系統下或IE瀏覽器下能直接運行。
十、參賽資料報送要求
1.各校務必協助參賽教師將教學設計比賽的教學課件作品、講解視頻、教學設計方案、解說稿以及本課程授課計劃表、學校本專業實施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堂教學比賽的教學設計方案、教學課件、課堂教學實錄視頻以及本課程授課計劃表、學校本專業實施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刻錄成光盤,每件作品一張光盤,并復制一式兩份上報,光盤上只能標注作品名稱。上報時用檔案袋統一裝袋。
2.請各校組織參賽選手填寫“選手報名表”并在“說明”一欄簽字確認(附件4)以及“參賽作品信息匯總表”(附件5),并打印一份加蓋公章連同作品一起上報,同時將“選手報名表”(以“學校+姓名”命名文件)和“參賽作品信息匯總表”(以學校全稱命名文件)的電子文檔發至郵箱,郵件標題注明學校全稱。若以團隊形式參賽,“參賽作品信息匯總表”中的“作者”一格中應按排名順序將所有團隊成員填入。
3.各校上報資料裝袋要求:每件作品單獨用一個檔案袋裝袋,封面只需標注作品名稱即可,袋內含上述光盤一式兩張和“選手報名表”一張。全校的“參賽作品信息匯總表”同時上報。各賽項提交的電子版材料均須查殺病毒,以免影響比賽。
4.除選手報名表和匯總表外,各賽項提交的參賽材料不得出現參賽教師的任何信息。
5.各校在報名和材料提交工作中有任何問題與情況,請及時聯系市職教中心陳蔚老師或郭子嶸老師,聯系電話:0591-83010851。
6.正式提交的參賽材料由各校統一收齊,于2019年3月16日前上報市職教中心繼續教育部,逾期不再接收。
附件1:2019年福州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作品上交數量
附件2:2019年福州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評分指標(暫定)
附件3:2019年福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參賽視頻制作要求
附件4:2019年福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選手報名表
附件5:2019年福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參賽作品信息匯總表
附件6: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分類參考目錄
福州市教育局
2018年10月9日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我已閱讀并同意 《用戶隱私條款》
鑒于網絡的特性,本網站將無可避免地與您產生直接或間接的互動關系,故特此說明本網站對用戶個人信息所采取的收集、使用和保護政策,請您務必仔細閱讀:
信息收集范圍
我們根據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僅收集為您提供服務所必要的信息。包括:
1、您在使用我們服務時主動提供的信息
(1)您在網站上報名填寫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包括輔導報名、等網站所有可填寫的頁面及板塊。
(2)您通過電話咨詢方式提供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
(3)您在使用網上咨詢服務所提供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
(4)您參與我們線上活動時填寫的調查問卷中可能包含您的姓名、電話、地址等信息。
我們的部分服務可能需要您提供特定的個人敏感信息來實現特定功能。
若您選擇不提供該類信息,則可能無法正常使用服務中的特定功能,但不影響您使用服務中的其他功能。
若您主動提供您的個人敏感信息,即表示您同意我們按本政策所述目的和方式來處理您的個人敏感信息。
本次報名數據服務由本網站提供,本網站不承擔由于內容的不一致性所引起的一切爭議和法律責任,報名結果以最終輔導報名系統為準。
信息使用用途
我們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及與用戶的約定,將收集的信息用于以下用途。若我們超出以下用途使用您的信息,我們將再次向您進行說明,并征得您的同意。
1、通過微信、電話形式建立溝通,向您提供學歷咨詢服務。
2、滿足您的個性化需求。例如,學歷途徑規劃、學歷評估等。
3、項目開發和服務優化。例如,通過您的咨詢問題及服務過程中您的建議等,優化我們的服務。
4、向您推薦您可能感興趣的學校、資訊等。
5、學校推薦。例如,我們會根據您的具體要求以您所具備的條件向您推薦合適的院校。
為了讓您有更好的體驗、改善我們的服務或經您同意的其他用途,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我們可能將通過某些服務所收集的信息用于我們的其他服務。例如,將您在使用我們某項服務時的信息,用于另一項服務中向您展示個性化的內容或廣告、用于用戶研究分析與統計等服務。
信息保護
我們僅在本《隱私政策》所述目的所必需的期間和法律法規要求的時限內保留您的個人信息。
本網站將對您所提供的資料進行嚴格的管理及保護,本網站將使用相應的技術,防止您的個人資料丟失、被盜用或遭篡改。
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本網站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
由于您將用戶密碼告知他人或與他人共享注冊帳戶,由此導致的任何個人資料泄露。任何由于計算機問題、黑客政擊、計算機病毒侵入或發作、因政府管制而造成的暫時性關閉等影響網絡正常經營之不可抗力而造成的個人資料泄露、丟失、被盜用或被篡改情況時本網站亦毋需承擔任何責任。
未成年人保護
本網站將建立和維持一合理的程序,以保護未成年人個人資料的保密性及安全性。本網站鄭重聲明:任何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參加網上活動應事先得到家長或其法定監護人的可經查證的同意。若您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當您對您所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有相關疑問時,請通過與我們聯系。
適用范圍
我們的所有服務均適用本政策。但某些服務有其特定的隱私指引/聲明,該特定隱私指引/聲明更具體地說明我們在該服務中如何處理您的信息。如本政策與特定服務的隱私指引/聲明有不一致之處,請以該特定隱私指引/聲明為準。
您必須完全同意以上協議才能使用本網站的在線報名服務。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福建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
上一篇:《福州市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實施意見》解讀
下一篇:關于公布“網龍杯”2018年福建省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福州市中職學校獲獎名單的通知